调心入静---直入无为法
此文整理自青衣江道长叙述---------------------------------------------------------------------------
我们谈古人得没得道,必须是生活在当下的才算。那才是<老子>说的,魂魄抱一。
“守”当下的时候,其实是最轻松的时候,是把事情包袱都丢开的时候。最初眉心会有点紧,后来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当下。再后来命功会自己运转。如果平常真的不泄精气神,一般在三年左右,就可以象所有内丹书描述的那样体会完那些境界。
不同的是,只有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是在当下,表现上验证的境界同别的法门没有什么不同。却很明白先师们说的“不二”。
方法:
走路的时候,听音乐的时候,看山水的时候,试着把自己固定一下:先不动形地走路听音乐看山水,好比一个人在旁边唠唠叨叨地对你讲述很长的话题或者被迫在听一个冗长的故事,这个时候把神可以勉强收到眼前象发呆时候的样子,就这样坚持几天。之后再返观。如果找到或者一下明白了:自己本来一直就生活在这种状态里面,只是心动的时候才用的,那就行了。
可以先保持形体不动,再慢慢体会心也不动的感觉,慢慢就可以纠正了。形体不动,就是不管杂念怎么起伏纷纭,走路还是刚才走路的样子,思考还是刚才的思考神态。心也不动的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因为刚才流过的念头而悲伤或者喜悦。那些念头过了就过了。过了就忘记刚才在想什么了-----这样坚持,时间一长,再看看那个没有被念头左右,一直没有停留在念头上面的人,他是谁、、、、就是他,他就在道里面,他就是已经在道里面却不认识道的人。认识到以后,还是那样生活,把神收在眼前就可以了-----不是收的收。念头流过而自己不动的时候,互补品自然交于眼前的。
内在的念头由他接二连三,外在的声音如耳边风。好比现在有孩子不停不停不停不停不停······的叫你不聊QQ了去陪他玩游戏,你当没有听见 。他拉你,你也继续进行对话----就是这样的。
开始的时候,看上去象发呆,象思考,象走神。。。其实是在收敛神气 。惯之后,就非常自然了。似守非守!别刻意,不落空!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似动非动!拿起事情就应就做,事情过去就回来 。 对所有的事情执着,象是流浪。回来象是回家 。
就这样在生活里面培训自己一段时间,慢慢就体会到了。不疾不徐的体会,不要追求很快就弄明白,也不要放弃。走路完以后,需要做的是忘记刚才路上的一切,下车以后,需要忘记刚才车上的一切----不是忘记,而是真的没有在意、没有在意路上的一切,没有在意刚才思想里面的一切。等15天之后再开始在这种状态里面收神,感觉神回到了眼下。
如果体会了,以后的修行,在日常生活里面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那种心理。这就是无为法,就是发呆法。
我那些话是非常认真的说给喜欢寻找真道的道友听的,希望有心修炼的道友体会一下,假如15天后有所感悟,就坚持下去,假如30天真的知道了,那平常就沉默,有事情应事情,无事情就在道里面。
一旦明白以后,一切法门,就不再是问题了。
------------------------------------------------------------------------
这个无为法其实不是法门 。是对回到本体的表达 。
我说的“发呆”,是要你去回忆走路、做事、思考、听歌曲、、、等那个没有注意很放松的时刻,那个过程就是本体的展示。每个人每天都很多时间在本体展示的里面,可惜自己不认得。我说的方法只是提供给你参考体会,也许你一次忽然就明白,那就成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