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修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4|回复: 0

省一大师传---强力Hold住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14

帖子

118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81
发表于 2021-8-21 1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魔 于 2021-9-19 21:15 编辑

省一大师。名失考。俗姓高氏。扬州江都人。世为农家。至大师尤端悫。年十二。执母丧。哀毁不已。意谓人不可无母。无母且不可为人。由是发出世想。而以父阻不果行。及年十九。父亦没。及投天峰寺剃染。旋受具戒于扬州天宁寺。其幼时。尝闻人言。凡出家者。悉登上果。意深悦之。及已出家,屡求修持之法,无知者。久之,始闻净土之学于焦山僧。辄自立课程。专志持名不辍。又数年。复有告以刻期求证念佛三昧者。大师乃喜曰。必如此。乃称圆顿。不然。且郁郁毕世。奚为也。遂发愿闭关念佛百二十日。期现证三昧。


已入关。妄念纷乘。澜翻不止。期已满。无所得。师大恨。规再举。誓必得乃已。


又数年。复掩关于扬州。初念时。杂妄如故。至五十日犹未已。师大戚。弥加恳挚。如是者二十余日。返观心境。觉情识破坏。妄念渐息。意乃稍慰。又久之。觉妄念之扰。日不过三五至。即见阿弥陀佛卓立空际。金容炳然。庄严微妙。不可名状。


师礼拜已。私念曰。佛已在前。溷溺卧寐皆不便。奈何。已而洒然曰。父母于子。犹不以污秽为嫌。况佛哉。由是勇猛精进。持诵益虔。


又久之。心境廓然。与太虚同。善念恶念。及细微杂念。纤毫不存。动静如一。心口之际。惟余佛名。欲求妄念。亦了不可得。至是神气倍充。不复卧寐。亦无饥渴。食至则食。亦无所苦。外境则光明洞彻。极乐此土。欣合为一。所居之室。墙壁皆隐。诸佛菩萨充满大空。金地莲池七宝行树。及空际地上宫室楼台。目力所届。多不胜数。所行坐处。境界如一。光耀无间。亦不别昼夜。其超胜博丽。多净土诸经所未及。故不能遍识焉。


一日方持诵间。见前有宝莲华二。华上天人。貌与诸菩萨同。而神似其父母。才一注视。其一人已缓步至前。果母也。欣然谓师曰。汝以我故。发心出家。汝今证道。我与汝父亦以汝故。得超生净土。今奉佛敕。特来慰汝。师方起立。母止之曰。佛正在前。不可以我故。扰汝定力。汝志已慰。他日净土好相见也。言已遂隐。再视宝莲。则与大地众华披拂相糅。迷不知处所矣。


自证三昧后。心境净境。不变不退。直至期满出关乃已。师言。当在关时。心境寂然。不知久暂。及既出。追溯其时。盖不啻二十日云。师证三昧时。年几三十。后虽为无事道人。终日念佛翻经。未尝自怠。既老。眉发俱白。而颜色温润。状貌嶷然。有参谒者。惟语以入道缘起。及所证境界。每戒人曰。认真念佛。佛不汝欺也。又曰。苟证三昧。往生乃可必。然不能闭关禁语。一心持诵。三昧无由证也。或以禅教为问。辄谢不知。其教人绝无矫饰如此。故虚妄之徒见师面。靡不爽然自失者。师年六十余。尝一主天宁寺法席。旋谢去。光绪十一年四月六日。示寂于丹徒竹林寺。塔在夹山之青龙麓。世寿七十有四。法腊五十有五。


赞曰。道力业力。不敌久矣。而世之治净土者。辄以散心持名。祈脱生死。岂不异哉?余昔久闻大师名。至光绪七年春。始得参礼于扬州净慧寺。大师谆谆劝导。意若以为可教者。余后虽颇依大师口诀以自策。而所证微浅。不足仰嗣高躅。时用自愧。然于大师所付属者。服膺不忘。犹冀没齿精进。必得一当以相报。而大师已不及待矣。


净土一宗。自匡庐创制。迄今几千五百年。涉其藩者。不可胜计。而求如大师之真修实证。垂范百世者。殊不多觏。盖空言实践之不能相貿如此。夫出世之学非他。踮实之学也。法门之要。无过净土。净土之要。无过掩关持名。现证三昧。遍征教乘。昭晰无疑。而历古宗匠未尝建议及此。实正觉第一缺憾。今大师起而振之。陶冶法界之功。殆有不可思议者。余辄不自外。远征事状。证以所闻。敬为传以喻后学。海内修净业者。苟不欲陷溺己灵。当视此为标准焉。如谓不然。请质之释迦弥陀。及十方诸佛。他非所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17xiuxian ( 苏ICP备09004060号 )

GMT+8, 2025-5-5 04:56 , Processed in 0.0491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517xiuxi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